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金保工程
>>政策文件
>>正文
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 |||
一、示范城市范围及确定条件
示范城市应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地市范围内选择,原则上每省不多于3个。各省、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本级金保工程建设视同示范城市,并参照本实施方案参加示范建设。 示范城市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确定,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可确定为示范城市 (一)高度重视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指导思想有明确的认识,能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完成金保工程各项示范建设任务。 (二)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开展较好,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办事机构设置合理,业务流程科学完整。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基础,基本具备示范建设所需的场地、资金和设备等条件,有专职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 二、示范城市建设内容 严格按照《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劳社部函〔2003〕174号)的要求进行全面建设。 三、示范工作的实施 (一)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示范城市名单,并于2004年11月底前将名单和示范城市建设方案报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直辖市直接报建设方案。劳动保障部于2004年底前确定并公布示范城市名单。 (二)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城市的指导和调度工作。示范城市应每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并将结果通过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报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备案。 (三)劳动保障部将不定期分区域召开示范城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四、评估验收 建设任务完成以后,各示范城市要根据以下评估标准、各自建设方案以及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对建设成果逐项进行自评,并写出自评报告;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对示范城市的检查,并写出检查结果报告;劳动保障部将会同各省劳动保障部门对示范城市进行评估验收。 具体评估标准如下: (一)关于制度和组织建设 1.按照金保工程的统一规划和部署,结合本地需求完成了规划和设计工作。 2.建立了专职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对信息化工作实现了统一归口管理,承担了整个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职责,有满足需要的技术人员队伍,对技术人员、设备等实行了统一管理。 3.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里的有关要求,建立了项目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等各项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操作规程。 4.认真执行金保工程调度制度,按时上报调度表。 (二)关于数据中心建设 1.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恒温、恒湿、防尘、防雷、防静电、防水、气体消防、布局合理等),对上对下仅设立一个中心节点。 2.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安全可靠的小型机或高档PC服务器,建有容灾备份系统,且在两年之内基本满足需要。 3.建立了统一的覆盖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资源数据库,纳入了包含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的市本级和所有区县的数据,区县未单独建库。完成了数据整合工作,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信息间可进行无障碍交换、查询和共享,基本实现了“同人同城同库”目标。 4.数据库中各项业务指标符合劳动保障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关于网络建设 1.与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实现联网,并按要求通过网络上传交换数据,支持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对数据中心有关数据的无障碍查询。 2.数据中心与所有劳动保障业务经办机构建立了高带宽的网络通路,各级经办机构通过网络能够完成各项劳动保障经办业务。 3.数据中心通过网络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财政、税务、银行、邮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换,支持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医疗保险待遇信息传输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等业务的开展。 4.业务专网延伸到了街道社区,或街道社区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在街道社区开展劳动保障相关业务的经办和信息查询等功能。 5.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协议策略以及联网设备的命名规则和IP地址分配,严格遵守劳动保障部的规定。 (四)关于应用系统和社会保障卡 1.各项业务流程规范、完整。 2.生产区在新建系统或系统升级时使用了劳动保障部统一组织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和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劳动99)应用软件。 3.按照部里进度安排按时启动有关联网应用,并定时传输数据。 4.交换区的各项应用使用劳动保障部统一应用软件。 5.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发放IC卡的地区,发放的卡符合劳动保障部有关社会保障卡的标准和要求。 (五)关于公共服务 1.建立了统一的劳动保障政府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劳动保障信息服务,并与劳动保障部门户网站建立了链接。网站域名执行劳动保障部统一规范。 2.开通使用12333专用统一号码,组建了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实现人工应答和自动语音查询服务。 3.参保人员可在互联网上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信息、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及其他相关信息。 4.组织和推动本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使用全国统一的“可信的网上职业介绍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与该系统的数据交换。
(信息提供处:暂无)
|
发布时间:2007-11-27 10:01:00 更新时间:2007-11-27 10:01:00 编辑:Admin 来源: 点击:29986